-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 出自 《冰鉴·神骨》
- 清浊易辨,邪正难辨。 出自 《冰鉴·神骨》
- 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出自 《冰鉴·神骨》
- 山骞不崩,唯石为镇 出自 《冰鉴·神骨》
- 静若含珠,动若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 出自 《冰鉴·神骨》
- 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 出自 《冰鉴·神骨》
- 水惟善下能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出自 《随园诗话·补遗 卷三》
-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出自 《陶庵梦忆序》
-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出自 《陶庵梦忆序》
-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出自 《陶庵梦忆序》
-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 出自 《陶庵梦忆序》
-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 出自 《陶庵梦忆序》
-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 出自 《陶庵梦忆序》
- 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出自 《陶庵梦忆序》
-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出自 《陶庵梦忆序》
- 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出自 《陶庵梦忆序》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七》
- 理财常以养民为先。 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四十二》
- 何世无才,患人不能识之耳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一》
-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八》
- 宁我负人,无人负我。 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七十二》
-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 出自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三》
- 用人无疑,唯才所宜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四》
- 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
-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
-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出自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九》
- 世之质文,随教而变。 出自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三》
- 年丰多积,岁俭出赈。 出自 《资治通鉴·齐纪·齐纪二》
-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出自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 义者无敌,骄者先灭。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五》
-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一》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出自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十四》
- 养兵之术,务精不务多。 出自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五十九》
- 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四十五》
-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出自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二十三》
- 足寒伤心,民怨伤国。 出自 《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四》
-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出自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二》
-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出自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二十八》
- 法出多门,人无所措 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九》
- 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出自 《资治通鉴·陈纪·陈纪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