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人
边塞诗人是指古代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写作的诗人。边塞诗人多以诗歌描写遍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有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边塞诗人,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人,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其中以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于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48篇诗文► 2条名句
- 送桂阳孝廉
- 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 人日寄杜二拾遗
- 赠别王十七管记
-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 登百丈峰二首
- 咏史
- 李云南征蛮诗
- 东平留赠狄司马
- 田家春望
-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 送别
-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 送蹇秀才赴临洮
- 送魏八
-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 效古赠崔二
- 夜别韦司士
-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 塞上听吹笛
- 寄宿田家
- 醉后赠张九旭
- 塞上
- 营州歌
-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 别董大二首
- 送郑侍御谪闽中
- 自蓟北归
- 苦雪四首·其一
- 古大梁行
- 入昌松东界山行
- 塞下曲
- 送浑将军出塞
- 送李侍御赴安西
- 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
- 苦雪四首·其二
- 别董大二首·其二
- 燕歌行·并序
- 除夜作
- 苦雪四首·其三
-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 宋中送族侄式颜
- 送兵到蓟北
-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 别董大
- 蓟中作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 65篇诗文► 2条名句
- 敦煌太守后庭歌
- 戏问花门酒家翁
-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 春梦
- 题苜蓿峰寄家人
-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
-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
-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 登古邺城
- 山房春事二首
-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 送崔子还京
-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 暮秋山行
- 过燕支寄杜位
-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 寄宇文判官
-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 经火山
-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 登凉州尹台寺
-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 寄左省杜拾遗
- 胡歌
-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 碛中作
-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 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
- 过碛
- 冬夕
-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 火山云歌送别
- 玉门关盖将军歌
- 赵将军歌
-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 送人赴安西
- 送杨瑗尉南海
- 首秋轮台
-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银山碛西馆
- 逢入京使
- 灭胡曲
-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 醉里送裴子赴镇西
-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 裴将军宅芦管歌
-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 凯歌六首
- 西亭子送李司马
- 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宿铁关西馆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13篇诗文► 0条名句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40篇诗文► 8条名句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 5篇诗文► 2条名句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 3篇诗文► 2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