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出自先秦的《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
译文
君子不掩盖别人的好处,不谈论别人的坏处。
注释
蔽:遮蔽;掩蔽。
赏析
此句展现了一种高尚的为人之道,强调了君子应当看到他人的优点,而不去公开批评或暴露他人的缺点。
相关名句
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晋书·载记·第十三章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晋书·帝纪·第一章
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也。
晋书·列传·第十七章
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
史记七十列传·吴王濞列传
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管仲佐桓公为政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史记·魏世家
利出者实及,怨往者害来。
列子·说符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红楼梦·第七十回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说山训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红楼梦·第五回
猜您喜欢
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
荀子·荣辱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战国策·魏一·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韩非子·说林上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尚书·虞书·大禹谟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第二十二章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中庸·第十四章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02章 修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三年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崔国辅
王安国
周文质
韩淲
郑獬
胡仲参
北宋·张载
孔平仲
唐琬
聂胜琼
陈寿
王和卿
崔珏
任昱
薛逢
吴承恩
杨士奇
宇文虚中
杨无咎
大须
王之道
令狐楚
苏庠
钱枚
朱复之
简长
吕温
晁端礼
胡奎
金昌绪
古籍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