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放之四海而皆准: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成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成语半途而废: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成语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
成语敝帷不弃:指破旧之物也自有用处。
成语难以为继:难于继续下去。
成语略无忌惮:毫无畏惧。形容非常放肆。
成语记问之学: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成语旁门外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成语同文共轨: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成语孤家寡人:三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成语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成语并日而食: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成语克绍箕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成语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