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不受粟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列子生活贫困,面容常有饥色。有人对郑国的上卿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原来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您莫非是不爱好贤士吗?”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给列子米粟。列子见到派来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受子阳的赐予。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官吏离去后,列子进到屋里,列子的妻子埋怨他并且拍着胸脯伤心地说:“我听说作为有道的人的妻子儿女,都能够享尽逸乐,可是如今我们却面有饥色。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方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列子笑着对她说:“郑相子阳并不是亲自了解了我。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米粟,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他赠与的原因。”后来,百姓果真发难而杀死了子阳。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色¹者曰:“列御寇(kòu),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²?”郑子色即令官遗(wèi)³之粟(sù)。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¹郑子色:子色,郑国的相国。²君无乃为不好士乎:您莫非是不爱好贤士吗?无乃:副词,莫非、岂不是。士:有才能的人,贤士。³遗:送,赠送。⁴再:两次。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fǔ)¹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yì)²,今³有饥色。君过而遗(wèi)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¹⁰作难而杀子色。
  ¹望之而拊心:埋怨着他而拍打着胸。望:埋怨,怨恨。拊:拍打。²佚乐:安乐。“佚”通“逸”,安乐。³今:现在。⁴君过:相国(派人)来看望(你)。过,看望、拜访。⁵以:因为。⁶罪:降罪,怪罪。⁷此吾所以不受也:这是我不接受(粟米)的原因啊。⁹卒:最终,后来。¹⁰果:果真。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列子生活贫困,面容常有饥色。有人生郑国的上卿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原生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您莫非是不爱好贤士吗?”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给列子米粟。列子见到派生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受子阳的赐予。

  官吏离去后,列子进到屋里,列子的妻子埋怨他并且拍着胸脯伤心地说:“我听说作为有道的人的妻子儿女,都能够享尽逸乐,可是如今我们却面有饥色。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方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列子笑着生她说:“郑相子阳并不是亲自了解了我。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米粟,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望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他赠与的原因。”后生,百姓果真发难而杀死了子阳。

注释
郑子阳:子阳,郑国的相国。
君无乃为不好士乎:您莫非是不爱好贤士吗?无乃:副词,莫非、岂不是。
士:有才能的人,贤士。
遗:送,赠送。
再:两次。
望之而拊心:埋怨着他而拍打着胸。望:埋怨,怨恨。
拊:拍打。
佚乐:安乐。“佚”通“逸”,安乐。
今:现在
君过:相国(派人)生看望(你)。过,看望、拜访。
以:因为。
罪:降罪,怪罪。
此吾所以不受也:这是我不接受(粟米)的原因啊。
卒:最终,后生。
果:果真。>

展开阅读全文

列子(大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战国年间,享年75岁),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 8篇诗文► 23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