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霜露中的荷花将落未落,微微凉风吹过,衰枯的荷叶被吹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无人明白萧条境的可爱之处,只绕一圈仅看一眼即了事。而不是多绕几圈多看几眼去品味领受其美。
白露¹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²。
¹白露:秋天的露水。²干:吹干。
无人解¹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zā)²看。
¹解:懂得。²匝:圈。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当时白居易在洛阳。白居易早年有很强的生命意识,叹老悲秋之作甚多;而他晚年深悟佛理后,学会用旷达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的挫折,体悟人生的规律和真谛,心境坦然地对待人的自然衰老。此诗即是借衰荷托怀之作。
这首《衰荷》是一篇动人的惜荷之作。题目中若无“衰”字,“荷”将引发美好的想象。然而乍见“衰”字,眼前仿佛浮现出荷花衰老的样子。“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人们常常喜欢在荷花盛开时去欣赏它亭亭玉立的秀美,却很少有人去观赏它在秋风里凋落残败的形象,更谈不上欣赏它傲然挺立、静待枯萎时的壮美了。诗人却以独特的观感去描摹花枝和绿叶,以一种怜爱的视角去看待自然界的荣衰更替。诗中并没有对荷花衰残过度渲染,更没有孤寂凄冷的情绪抒发。虽然秋天的露水使荷花开始凋残,秋风的抽打使荷叶开始枯干,但又何妨,一茎残荷、半蓬枯叶也是一种独特的壮美,别有一番意境。这两句在顶真式句中运用了叠字,其中前一个字作第一个谓词的宾语,后一个字作第二个谓词的主语。这种形式加强了诗歌语言的节奏感,从而增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描绘出初秋时节荷花所营造出来的萧条、孤寂、静美,而眼前这秋打残荷、将落未落的情景,却没有人能懂得和珍爱。此刻,诗人徘徊在花前,环绕池塘细细欣赏。在这没有他人驻足的地方,诗人看到了衰荷不一样的风姿,它也有独特的不屈的魅力,一如年老的人依然能活出坚守初心的稳重与平实。能捕捉到萧条景象中蕴藏的力量的人,定然具备面对人生困境的强大内心,因为他能从衰飒中汲取坚韧的力量。衰荷或许是诗人自喻,暗示自己虽年迈,却无畏而有尊严地傲然挺立着,纵然无人欣赏,也一定要保持自己独特的风骨。虽然年华老去,但诗人乐得自在无为。诗人深悟佛理,获得了心灵的自由,真正达到了超脱世事的境界。
参考资料
- 1、师长泰注评. 白居易诗选评[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8:294.
- 2、(唐)白居易著;东篱子解译. 白居易诗集全鉴[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0:114-115.
- 3、杜红艳.浅析白居易诗歌中的“莲”意象[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2):86-88.
- 4、韦妙才.浅谈白居易诗歌的“双字”艺术[J].钦州学刊,1998(03):36-38.
- 5、张英华.白露凉风看衰荷——《衰荷》赏读[J].作文,2020(03):54.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霜露中的荷花将落未落,微微凉风吹过,衰枯的荷叶被吹干。
无人明白萧条境的可爱之处,只绕一圈仅看一眼即了事。而不是多绕几圈多看几眼去品味领受其美。
注释
白露:秋天的露水。
干:吹干。
解:懂得。
匝: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当时白居易在洛阳。白居易早年有很强的生命意识,叹老悲秋之作甚多;而他晚年深悟佛理后,学会用旷达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的挫折,体悟人生的规律和真谛,心境坦然地对待人的自然衰老。此诗即是借衰荷托怀之作。
参考资料
- 1、师长泰注评. 白居易诗选评[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8:294.
- 2、杜红艳.浅析白居易诗歌中的“莲”意象[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2):86-88.
赏析
这首《衰荷》是一篇动人的惜荷之作。题目中若无“衰”字,“荷”将引发美好的想象。然而乍见“衰”字,眼前仿佛浮现出荷花衰老的样子。“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人们常常喜欢在荷花盛开时去欣赏它亭亭玉立的秀美,却很少有人去观赏它在秋风里凋落残败的形象,更谈不上欣赏它傲然挺立、静待枯萎时的壮美了。诗人却以独特的观感去描摹花枝和绿叶,以一种怜爱的视角去看待自然界的荣衰更替。诗中并没有对荷花衰残过度渲染,更没有孤寂凄冷的情绪抒发。虽然秋天的露水使荷花开始凋残,秋风的抽打使荷叶开始枯干,但又何妨,一茎残荷、半蓬枯叶也是一种独特的壮美,别有一番意境。这两句在顶真式句中运用了叠字,其中前一个字作第一个谓词的宾语,后一个字作第二个谓词的主语。这种形式加强了诗歌语言的节奏感,从而增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描绘出初秋时节荷花所营造出来的萧条、孤寂、静美,而眼前这秋打残荷、将落未落的情景,却没有人能懂得和珍爱。此刻,诗人徘徊在花前,环绕池塘细细欣赏。在这没有他人驻足的地方,诗人看到了衰荷不一样的风姿,它也有独特的不屈的魅力,一如年老的人依然能活出坚守初心的稳重与平实。能捕捉到萧条景象中蕴藏的力量的人,定然具备面对人生困境的强大内心,因为他能从衰飒中汲取坚韧的力量。衰荷或许是诗人自喻,暗示自己虽年迈,却无畏而有尊严地傲然挺立着,纵然无人欣赏,也一定要保持自己独特的风骨。虽然年华老去,但诗人乐得自在无为。诗人深悟佛理,获得了心灵的自由,真正达到了超脱世事的境界。>
参考资料
- 1、(唐)白居易著;东篱子解译. 白居易诗集全鉴[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0:114-115.
- 2、杜红艳.浅析白居易诗歌中的“莲”意象[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2):86-88.
- 3、韦妙才.浅谈白居易诗歌的“双字”艺术[J].钦州学刊,1998(03):36-38.
- 4、张英华.白露凉风看衰荷——《衰荷》赏读[J].作文,2020(03):54.
简析
《衰荷》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秋天的露水中荷花将落未落、风中荷叶被吹干的情景;后两句议论抒情,将无人懂得残荷萧条之美与自己环绕池塘细细欣赏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虽然年华老去,但乐得自在无为,保持自己独特的风骨。全诗写景富有层次,抒情含蓄不尽,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