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

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飞动着的黄莺和蝴蝶常常嘲笑我,因为不能在樱桃花初放时来欣赏。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
前来赏花不是未开就是已落,总之就是赶不上樱桃花开的良辰吉日。

参考资料

  • 1、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3卷:岳麓书社,2000:1945-1947
  • 2、杨春俏.中晚唐抒情诗选:南海出版公司,2005:282-283

流莺(yīng)¹舞蝶两相欺²,不取花芳正结³时。
¹流莺:飞动的黄莺。²相欺:相嘲笑。³花芳正结:指含苞初放。

他日¹未开今日谢,嘉(jiā)²长短³是参差。
¹他日:以前的日子。²嘉辰:美好的辰光。³长短:此处有“总之”、“反正”之意。

参考资料

  • 1、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3卷:岳麓书社,2000:1945-1947
  • 2、杨春俏.中晚唐抒情诗选:南海出版公司,2005:282-283

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当时政治气压低沉,党局参差,朝云暮雨,翻复无定,诗人似已预感到自己前途的险恶,充满惊涛骇浪,于个人而言,李商隐自视颇高,而一生困顿失意,便常有不逢时的感叹,故经常以沉重的笔触写出潜藏内心的哀愁和隐忧,《樱桃花下》一诗即是这类作品的代表。或以为这是一首单纯的爱情诗。

  赏花而花已开,诗人常有不逢时之叹,但此诗却加了一个“他日未开”;不管是未开或已谢,总会令人有些感慨。作者从“他日未开今日谢”,引申出“嘉辰长短是参差”的结论,自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此的“参差”之事,实在很多,却也是无可奈何,只有自怨自叹而已。

  清代诗人袁枚有一首七绝:“桃花零落杳难寻,人为来迟惜不禁。我道此来迟更好,想花心比见花深。”(《湖上杂诗》)天下事,如能以此种心态处理,也许可以免却许多烦恼。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一个人,在人生历程中,常会遇到此种参差之事,经历得多了,心理状态或有失平衡,于是乎,李商隐一来到樱桃树下,看到并非花芳正结之时,便陡然感到流莺舞蝶都在相欺了,这种心态,倒也是常有的。

  李商隐好几首樱桃诗中的樱桃,是诗人嘲讽、讥诮的对象,这首诗中的樱桃,是诗人同情、叹惜的对象。纪昀把李商隐笔下的樱桃当成一个人,认为“集中屡咏樱桃,必有所为,亦可以意为之”。这样的理解,抹煞了这些樱桃诗在意象上的差异,混淆了其主旨。张采田不同意纪昀的意见:“纪氏能以意会,则于玉溪自不至于妄加攻击,但恐未然耳。托意遇合之作,所谓恨遭逢之迟暮也。必非艳情,与《嘲樱桃》诗不同,其座主李回贬湖时之深慨乎?”(《玉溪生年谱会笺》)

参考资料

  • 1、杨春俏.中晚唐抒情诗选:南海出版公司,2005:282-283
  • 2、杨柳.李商隐评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63
  • 3、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3卷:岳麓书社,2000:1945-1947
  • 4、钟来茵.李商隐爱情诗解:学林出版社,1997:350

yīngtáohuāxià

shāngyǐn tángdài 

liúyīngdiéliǎngxiāng huāfāngzhèngjiéshí 
wèikāijīnxiè jiāchénchángduǎnshìcēn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飞动着的黄莺和蝴蝶常常嘲笑我,因为不能在樱桃花初放时来欣赏。
前来赏花不是未开就是已落,总之就是赶不上樱桃花开的良辰吉日。

注释
流莺:飞动的黄莺。相欺:相嘲笑。
花芳正结:指含苞初放。
他日:以前的日子。
嘉辰:美好的辰光。长短:此处有“总之”、“反正”之意。

参考资料

  • 1、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3卷:岳麓书社,2000:1945-1947
  • 2、杨春俏.中晚唐抒情诗选:南海出版公司,2005:282-283
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当时政治气压低沉,党局参差,朝云暮雨,翻复无定,诗人似已预感到自己前途的险恶,充满惊涛骇浪,于个人而言,李商隐自视颇高,而一生困顿失意,便常有不逢时的感叹,故经常以沉重的笔触写出潜藏内心的哀愁和隐忧,《樱桃花下》一诗即是这类作品的代表。或以为这是一首单纯的爱情诗。

参考资料

  • 1、杨春俏.中晚唐抒情诗选:南海出版公司,2005:282-283
  • 2、杨柳.李商隐评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63
  • 3、钟来茵.李商隐爱情诗解:学林出版社,1997:350
展开阅读全文

赏析

  赏花而花已开,诗人常有不逢时之叹,但此诗却加了一个“他日未开”;不管是未开或已谢,总会令人有些感慨。作者从“他日未开今日谢”,引申出“嘉辰长短是参差”的结论,自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此的“参差”之事,实在很多,却也是无可奈何,只有自怨自叹而已。

  清代诗人>袁枚有一首七绝:“桃花零落杳难寻,人为来迟惜不禁。我道此来迟更好,想花心比见花深。”(《湖上杂诗》)天下事,如能以此种心态处理,也许可以免却许多烦恼。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一个人,在人生历程中,常会遇到此种参差之事,经历得多了,心理状态或有失平衡,于是乎,>李商隐一来到樱桃树下,看到并非花芳正结之时,便陡然感到流莺舞蝶都在相欺了,这种心态,倒也是常有的。

  李商隐好几首樱桃诗中的樱桃,是诗人嘲讽、讥诮的对象,这首诗中的樱桃,是诗人同情、叹惜的对象。>纪昀把李商隐笔下的樱桃当成一个人,认为“集中屡咏樱桃,必有所为,亦可以意为之”。这样的理解,抹煞了这些樱桃诗在意象上的差异,混淆了其主旨。张采田不同意纪昀的意见:“纪氏能以意会,则于玉溪自不至于妄加攻击,但恐未然耳。托意遇合之作,所谓恨遭逢之迟暮也。必非艳情,与《嘲樱桃》诗不同,其座主李回贬湖时之深慨乎?”(《玉溪生年谱会笺》)>

参考资料

  • 1、邓中龙.李商隐诗译注·第3卷:岳麓书社,2000:1945-1947
  • 2、钟来茵.李商隐爱情诗解:学林出版社,1997:350
展开阅读全文

简析

  《樱桃花下》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黄莺蝴蝶嘲笑诗人不能赶上樱桃花开正好时前来欣赏,暗含不逢时的感叹。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沉重的笔触写出潜藏内心的哀愁和隐忧,语言平白晓畅,情感真挚动人,读来有言有尽意未穷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303篇诗文► 15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