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卷衣曲
池水生青蒲,枝叶自相扶。
水绿平如故,池上蒲成树。
秦关百二氐王才,麾剑风云万里来。
图籍河西收四郡,旌旗邺下宴三台。
燕姬赵女颜如玉,辇入殽函贮金屋。
阁道春游度渭南,珠帘暮卷临澧曲。
贵主还留钜鹿名,小腰绝爱鲜卑束。
去国婵娟意可怜,新恩慰藉情难足。
别有春风飘绮罗,华镫斗帐夜烟和。
君王欲卷衣裳赠,一片流云柰晓何。
雄略英姿冠当代,指麾旦夕收江外。
戎国分居大荔城,降夷尽保长榆塞。
大度何尝愧帝王,骄心岂免成伤败。
卷衣空忆可怜宵,月底花枝烟柳条。
婕妤从招秦苑雁,侍中曾插汉宫貂。
锦袍再赐无颜色,笑杀河东金步摇。
当年力战壶关辟,雀来燕室诚何益。
女戎亡国志先荒,那系南朝谢安石。
千秋编简载功名,一朝富贵埋荆棘。
青蒲零落水东流,不见霓旌下枋头。
碧云散尽梧桐影,太息阿房几度秋。
水绿平如故,池上蒲成树。
秦关百二氐王才,麾剑风云万里来。
图籍河西收四郡,旌旗邺下宴三台。
燕姬赵女颜如玉,辇入殽函贮金屋。
阁道春游度渭南,珠帘暮卷临澧曲。
贵主还留钜鹿名,小腰绝爱鲜卑束。
去国婵娟意可怜,新恩慰藉情难足。
别有春风飘绮罗,华镫斗帐夜烟和。
君王欲卷衣裳赠,一片流云柰晓何。
雄略英姿冠当代,指麾旦夕收江外。
戎国分居大荔城,降夷尽保长榆塞。
大度何尝愧帝王,骄心岂免成伤败。
卷衣空忆可怜宵,月底花枝烟柳条。
婕妤从招秦苑雁,侍中曾插汉宫貂。
锦袍再赐无颜色,笑杀河东金步摇。
当年力战壶关辟,雀来燕室诚何益。
女戎亡国志先荒,那系南朝谢安石。
千秋编简载功名,一朝富贵埋荆棘。
青蒲零落水东流,不见霓旌下枋头。
碧云散尽梧桐影,太息阿房几度秋。
收藏
复制
朗读
注释
秦帝:指十六国时期前秦宣昭帝苻坚。“南朝>吴均《秦王卷衣》是一首著名的乐府诗歌,写秦王卷衣以赠所欢的故事。其末句末词‘华阳’或作‘龙阳’,采用前词则事发于嬴秦,秦王为嬴柱;后词则事发苻秦,秦王为苻坚。”( 《秦王卷衣考 ——漫谈华阳与龙阳》)
青蒲:苻氏本姓蒲,后改为苻。“始,其家中蒲生,长五丈,五节如竹形,时咸谓之蒲家,因以为氏焉。”(《晋书·苻洪载记》)
秦关二百:通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秦国领地。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苻坚为十六国时期氐族君王。《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氐,夷种名也,氐之所居,故曰氐道。”
邺下:或指灭前燕后的宴会场景。灭燕后,“坚自鄴如枋头,宴诸父老,改枋头为永昌县,复之终世。坚至自永昌,行饮至之礼,歌劳止之诗,以飨其群臣。”(《晋书·苻坚载记》)
三台:即尚书、御史、谒者。三台是中国古代官制,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代指。此处应指群臣。
燕姬赵女:古以为燕赵之地多美女,此当指灭燕后所收宠眷。
贮金屋:金屋藏娇,此处代指。出自>班固《汉武故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公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澧曲:澧曲与上句渭南当同属地名,>温庭筠有《宿澧曲僧舍》诗。又,珠帘或指苻坚用珠帘事,后世论者以为其日益骄奢之象征:“坚自平诸国之后,国内殷实,遂示人以侈,悬珠帘于正殿,以朝群臣,宫宇车乘,器物服御,悉以珠玑、琅玕、奇宝、珍怪饰之。”(《晋书·苻坚载记》)
钜鹿:即>项羽大破秦军之地,当指前秦灭前燕同样为以少胜多之战。
小腰绝爱鲜卑束:此处或取双关,按《楚辞·大招》有“小腰秀颈若鲜卑只”之句,后人>王逸注释:“鲜卑,衮带头也。”《东观汉记·邓遵传》:“遵破诸羌,诏赐遵金刚鲜卑绲带一具。
君王欲卷衣裳赠:南朝吴均《秦王卷衣》诗: “咸阳春草芳,秦帝卷衣裳。玉检茱英匣,金泥苏合香。初芳熏复帐,余晖曜玉牀。当须宴朝罢,持此赠华阳。”(一作龙阳)
大荔城:地名,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
榆塞:泛指边关。
秦苑、汉宫:代指前朝的宫室。
貂:戴在耳朵上保暖的用品。也称暖耳,耳衣。因宫中用者为貂皮所制,故称“宫貂”。或作插貂市幸解,则隐喻佞幸。按《史记·佞幸传》记:“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鸃,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
锦袍再赐:苻坚于长安城赠袍。坚遣使送锦袍一领遗冲,称诏曰:“古人兵交,使在其间。卿远来草创,得无劳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怀。朕于卿恩分如何,而于一朝忽为此变!”(《晋书·苻坚载记》)
河东:平阳。“平阳太守慕容冲亦起兵于平阳,有众二万,进攻蒲阪。”(《资治通鉴》)
步摇:泛指慕容氏,此处代指慕容冲。“前燕鲜卑莫护跋……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而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晋书·慕容廆载记》)
雀来燕室诚何益:苻坚幸慕容垂妻段氏,令与同乘游乐,赵整作歌谏之:“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坚遂令段氏下车。(《晋书·苻坚载记》)
女戎:即女祸。《国语·晋语一》:“ 史苏 告大夫曰:‘有男戎必有女戎。’” 韦昭注:“戎,兵也。女兵,言其祸由姬也。”
一朝富贵埋荆棘:典出《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枋头:在魏晋南北朝时为军事要地。后赵时,氐人苻洪率部驻守于此。
梧桐:“坚以凤皇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以待之。”(《晋书·苻坚载记》)
阿房:即阿房城。苻坚建元二十年(384年),慕容冲据阿城。初民谣曰:“凤凰凤凰止阿房。”(《十六国春秋》) >
青蒲:苻氏本姓蒲,后改为苻。“始,其家中蒲生,长五丈,五节如竹形,时咸谓之蒲家,因以为氏焉。”(《晋书·苻洪载记》)
秦关二百:通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秦国领地。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苻坚为十六国时期氐族君王。《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氐,夷种名也,氐之所居,故曰氐道。”
邺下:或指灭前燕后的宴会场景。灭燕后,“坚自鄴如枋头,宴诸父老,改枋头为永昌县,复之终世。坚至自永昌,行饮至之礼,歌劳止之诗,以飨其群臣。”(《晋书·苻坚载记》)
三台:即尚书、御史、谒者。三台是中国古代官制,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代指。此处应指群臣。
燕姬赵女:古以为燕赵之地多美女,此当指灭燕后所收宠眷。
贮金屋:金屋藏娇,此处代指。出自>班固《汉武故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公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澧曲:澧曲与上句渭南当同属地名,>温庭筠有《宿澧曲僧舍》诗。又,珠帘或指苻坚用珠帘事,后世论者以为其日益骄奢之象征:“坚自平诸国之后,国内殷实,遂示人以侈,悬珠帘于正殿,以朝群臣,宫宇车乘,器物服御,悉以珠玑、琅玕、奇宝、珍怪饰之。”(《晋书·苻坚载记》)
钜鹿:即>项羽大破秦军之地,当指前秦灭前燕同样为以少胜多之战。
小腰绝爱鲜卑束:此处或取双关,按《楚辞·大招》有“小腰秀颈若鲜卑只”之句,后人>王逸注释:“鲜卑,衮带头也。”《东观汉记·邓遵传》:“遵破诸羌,诏赐遵金刚鲜卑绲带一具。
君王欲卷衣裳赠:南朝吴均《秦王卷衣》诗: “咸阳春草芳,秦帝卷衣裳。玉检茱英匣,金泥苏合香。初芳熏复帐,余晖曜玉牀。当须宴朝罢,持此赠华阳。”(一作龙阳)
大荔城:地名,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
榆塞:泛指边关。
秦苑、汉宫:代指前朝的宫室。
貂:戴在耳朵上保暖的用品。也称暖耳,耳衣。因宫中用者为貂皮所制,故称“宫貂”。或作插貂市幸解,则隐喻佞幸。按《史记·佞幸传》记:“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鸃,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
锦袍再赐:苻坚于长安城赠袍。坚遣使送锦袍一领遗冲,称诏曰:“古人兵交,使在其间。卿远来草创,得无劳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怀。朕于卿恩分如何,而于一朝忽为此变!”(《晋书·苻坚载记》)
河东:平阳。“平阳太守慕容冲亦起兵于平阳,有众二万,进攻蒲阪。”(《资治通鉴》)
步摇:泛指慕容氏,此处代指慕容冲。“前燕鲜卑莫护跋……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而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晋书·慕容廆载记》)
雀来燕室诚何益:苻坚幸慕容垂妻段氏,令与同乘游乐,赵整作歌谏之:“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坚遂令段氏下车。(《晋书·苻坚载记》)
女戎:即女祸。《国语·晋语一》:“ 史苏 告大夫曰:‘有男戎必有女戎。’” 韦昭注:“戎,兵也。女兵,言其祸由姬也。”
一朝富贵埋荆棘:典出《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枋头:在魏晋南北朝时为军事要地。后赵时,氐人苻洪率部驻守于此。
梧桐:“坚以凤皇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以待之。”(《晋书·苻坚载记》)
阿房:即阿房城。苻坚建元二十年(384年),慕容冲据阿城。初民谣曰:“凤凰凤凰止阿房。”(《十六国春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