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两汉
> 夫天者,体也,与地同。
夫天者,体也,与地同。
出自两汉的《
论衡·卷二十五·祀义篇
》
译文
天是一种物体,与地是相同的。
注释
此句提出了天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天象变化也有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否定了天人感应说,极具进步意义。
相关名句
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义显。
文心雕龙·熔裁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朱子家训·全文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楚一·江乙为魏使于楚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荀子·修身
知者善谋,不如当时。
管子·霸言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文心雕龙·物色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中庸·第二十八章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
论衡·卷一·逢遇篇
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将苑·卷一·将刚
猜您喜欢
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左传·哀公·哀公元年
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战国策·秦一·张仪说秦王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列子·天瑞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万全之道也。
韩非子·饰邪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篇
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菜根谭·概论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
介人之宠,非勇也。
左传·文公·文公六年
经传之文,贤圣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谈异也。
论衡·卷三十·自纪篇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叶梦鼎
李正封
阮瑀
姚述尧
舒元舆
彭元逊
邹阳
夏侯审
冯云山
武三思
卞元亨
黄渊耀
仇远
眭石
杨景贤
曹伯启
杜濬
吴信辰
王献之
裴度
赵壹
刘次庄
李义府
吕太一
钱继章
徐庭筠
翁格
陈知玄
枚乘
赵企
古籍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