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出自先秦的《
中庸·第三章
》
译文
中庸是至高至极的境界啊,人们很少能够长久地奉行到底!
注释
鲜:少。
赏析
中庸之道是一种人生的“至道”,只有真正拥有智慧的人才能奉行到底。
相关名句
两姑之间难为妇
资治通鉴·陈纪·陈纪四
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
荀子·议兵
随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
警世通言·卷十五
逐鹿者不顾兔,决于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
淮南子·说林训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六回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
围炉夜话·第十四则
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
墨子·05章 七患
今施人薄而望人厚,则人唯恐其有赐于己也。
墨子·49章 鲁问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
礼记·儒行
猜您喜欢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
菜根谭·概论
蒲柳之姿,未秋先槁;姜桂之性,愈老愈辛。
幼学琼林·卷四·花木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中庸·第十四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
登高使人欲望,临深使人欲窥,处使然也。
淮南子·说山训
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
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
言之大甘,其中必苦。
国语·晋语·申生伐东山
法之不行,自于贵戚。
史记·秦本纪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第五回
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荀子·修身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卞元亨
黄渊耀
仇远
眭石
杨景贤
曹伯启
杜濬
吴信辰
王献之
裴度
赵壹
刘次庄
李义府
吕太一
钱继章
徐庭筠
翁格
陈知玄
枚乘
赵企
张溥
李远
王汝舟
陈耆卿
严恽
曹寅
林嗣环
上官婉儿
左纬
蒋贻恭
古籍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