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明代
>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出自明代的《
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
》
译文
治理国家的人,必须以尊崇法律为重。
注释
奉法:奉行或遵守法令。
赏析
此句阐述了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奉法”不仅指遵守法律,更包含了对法律权威的敬畏和维护。
相关名句
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
墨子·44章 大取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中庸·第二十六章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
商君书·去强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弟子规·亲仁
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幼学琼林·卷三·器用
国大而政小者,国从其政;国小而政大者,国益大。
管子·霸言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弟子规·谨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非得贤之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信之难。
晋书·列传·第二十二章
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尚书·商书·说命上
猜您喜欢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左传·僖公·僖公二十五年
物之相胜,或以筋力,或以气势,或以巧便。
论衡·卷三·物势篇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
荀子·非十二子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商君书·更法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左传·成公·成公二年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三国演义·第一回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第二十章
未知鹿死谁手
晋书·载记·第五章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史记·货殖列传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向滈
卢汝弼
兰楚芳
秦湛
姜特立
王寂
陈均
张红桥
孔尚任
萧泰来
邓剡
唐·王珪
曾棨
姚燧
于濆
茅坤
杨逴
黄简
石延年
戴圣
滕宾
史鉴
王敬之
周朴
徐伸
曾觌
杨载
李致远
陆淞
憨山德清
古籍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