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明代
> 过目成诵,出口成章。
过目成诵,出口成章。
出自明代的《
警世通言·卷三
》
译文
看了一遍就能背下来;脱口说出的话都成文理,下笔成篇,不必起稿。
注释
成诵:读书熟,能背诵。
赏析
“过目成诵”、“出口成章”后均为成语,形容人天资聪慧、文思敏捷。
相关名句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篇
独往独来,独出独入,孰能碍之?
列子·力命
顽石之中良玉隐焉,寒灰之中星火寓焉。
格言联璧·接物类
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尚书·虞书·大禹谟
主贵多变,国贵少变。国多物,削;主少物,强。
商君书·去强
才有浅深,无有古今;文有伪真,无有故新。
论衡·卷二十九·案书篇
一客不烦二主。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史记·七十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
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
文心雕龙·夸饰
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
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
猜您喜欢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
围炉夜话·第五七则
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淮南子·说林训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谒金门·风乍起
福生于无为,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秽生于弗耨。
淮南子·缪称训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子·儒效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篇
横财不富命穷人。
水浒传·第三十四回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篇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三国演义·第一回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兰楚芳
秦湛
姜特立
王寂
陈均
张红桥
孔尚任
萧泰来
邓剡
唐·王珪
曾棨
姚燧
于濆
茅坤
杨逴
黄简
石延年
戴圣
滕宾
史鉴
王敬之
周朴
徐伸
曾觌
杨载
李致远
陆淞
憨山德清
李龙高
万树
古籍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