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自见之谓明。
自见之谓明。
出自先秦的《
韩非子·喻老
》
译文
自己见识到自己才叫做明智。
注释
自见:犹自知。
赏析
人贵有自知自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对待他人,从而立足社会。
相关名句
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礼记·文王世子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篇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中庸·第二十八章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第二十章
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
尚书·商书·说命上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礼记·学记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
尚书·周书·旅獒
有益於化,虽小弗除;无补於政,虽大弗与。
论衡·卷二十三·薄葬篇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篇
猜您喜欢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尚书·虞书·舜典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
菜根谭·概论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韩非子·饰邪
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战国策·秦四·或为六国说秦王
睢睢而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列子·黄帝
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
晋书·列传·第五十二章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老子·德经·第七十二章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荀子·修身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赵四·赵太后新用事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房舜卿
应玚
聂夷中
刘著
刘驾
杨亿
崔国辅
王安国
周文质
韩淲
郑獬
胡仲参
北宋·张载
孔平仲
唐琬
聂胜琼
陈寿
王和卿
崔珏
任昱
薛逢
吴承恩
杨士奇
宇文虚中
杨无咎
大须
王之道
令狐楚
苏庠
钱枚
古籍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