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古诗文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唐代
> 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出自唐代的《
晋书·载记·第十三章
》
译文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
注释
一轨:古代一辆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有定制。
赏析
形容当权者统治天下。
相关名句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篇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商君书·更法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篇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桃花扇·续四十出·余韵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喻老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战国策·魏一·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
晋书·列传·第二十五章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篇
猜您喜欢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尚书·周书·泰誓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人间之水污浊,在野外者清洁,俱为一水,源从天涯,或浊或清,所在之势使之然也。
论衡·卷二·率性篇
饥则附人, 饱便高飏
晋书·载记·第二十三章
经传之文,贤圣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谈异也。
论衡·卷三十·自纪篇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国语·周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二首·其一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荀子·劝学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菜根谭·概论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晁端礼
胡奎
金昌绪
罗贯中
志南
赵友直
李涛
清代·张潮
苏颋
许及之
赵溍
高骈
孟昉
厉鹗
王澜
张敬忠
吴淑姬
林杰
徐霞客
杨素
任翻
周德清
曹勋
赵彦端
李清臣
蔡确
德隐
珠帘秀
金朋说
刘铉
古籍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