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不待夕

[ wáng bù dài xī ]
更新时间:

拼音

[ wáng bù dài xī ]

基本释义

亡:灭亡,死亡。待:等待。夕:傍晚。灭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会灭亡。

成语属性

成语形式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感情色彩

语法用法

近义词

危在旦夕朝不保夕

反义词

无反义词

成语出处

成语“亡不待夕”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原文相关语句为:“亡不待夕,况敢久乎?”意为危亡就在眼前,连晚上都等不到,形容形势极其危急。此句是晋国大夫狐突劝谏晋文公重耳时所言,强调事态紧迫,必须立即行动。

造句示例

1、无

成语接龙

夕寐宵兴 晚睡早起。形容勤奋不息。同夙兴夜寐”。
夕惕朝乾 指终日勤谨慎,不敢懈怠。
夕惕若厉 若:如;厉:危。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
夕阳西下 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夕惕朝干 语出《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谓终日勤勉谨慎,不敢懈怠。 明 张居正 《考满谢手敕加恩疏》:“日申月飭,特祖宗已試之規;夕惕朝乾,乃臣子本然之分。”参见“ 夕惕若厲 ”。
夕阳古道 夕阳:傍晚的太阳。傍晚的太阳,古老的道路。比喻凄凉愁苦的景象

本网站提供成语亡不待夕的意思及拼音发音、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亡不待夕出处、造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